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44章 抓大放小

辽东经济会议结束后,辽王开始在家里一边带娃,一边运筹帷幄,时不时的来一个动作,专门搞抓大放小的那种。

为了进一步刺激辽东商品经济的发展,广开税源,他开始大规模的招商引资,并对辽沈昌集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。

以前只授权给沈家或郭家经营的项目,也进一步向内地商人放开。即使刚刚进入辽东的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江西、山东、四川和湖广商人也从中分得一些项目。

一些小型工厂从辽沈昌集团或辽王府剥离出来,销售权和生产权一起转让给有实力的商人。

徽商有着经营文房四宝的丰富经验,就直接承接了建造纸厂、印刷厂新项目的生产和销售权。浙商也拿下了纺纱厂的生产和销售权。。

各地商人到辽东经商办厂的积极性大为提高,辽王府因此回笼了上近两百万两的现银。

辽王不需要再亲自到京城带货,各地商人已经争着把辽东商品销往内地。

特别是江西商人像回收站,什么辽东产品都收,反正江西人,半天下,他们的贸易路子野得很。

这流入辽东的银子又是哗哗的。

与此同时,辽王府又重点发展了一些有前景的项目。

大辽东的深山老林里,有数不尽的名贵中药材,别说人参、鹿茸,光是用于大明士兵治疗跌打损伤、止血化瘀的刺五加、月见草、红景天,都有很大的需求量。

对于中药产业,辽王自然是和爱捣鼓中草药的周王进行合作,进行药材收购、加工、销售的生意。

周王这个奇葩,当王爷很业余,行医很专业,辽王甚至想把他挖到辽东来开药厂。

而且辽王还带来了后世的中成药概念,把好多中药制成了在后世很普通的干粉冲剂,源源不断销往内地和辽北的深山老林,换回来的不仅仅是真金白银和貂皮,还有大家对辽东医疗水平的认可。

一些富贵人家就是冲着辽东的医院和中药,才移民到辽东的。

辣椒运到四川和湖广一带后,出人意料地大受欢迎,提前五百年催生了辣格调的川菜和湘菜系列,蜀王、楚王和湘王都主动派人到辽东,请求和辽王府合作。

千穿万穿,吃喝不穿, 几位太平王爷都看出来了,这项利润并不亚于胡椒刚刚传到中原时。

辽王自然也不会拒绝,光是辣椒一项收入,就能保证西辽河几个据点的军费开支,何乐而不为?

让人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