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08章 修庙的需求

不知不觉,天就黑了下来。由于时间原因,很多细碎的事情并没有在会上提到,毕竟一天的时间还是很短暂的,而且单讲到的部分已经够众人忙许久了。就在众人以为会议要结束时,张翰又提了一个关于庙宇的问题。

最早的时候新港镇有座土地庙,算是村社守护神,是道教所谓地只也就是基层神灵之一,级别比城隍低。据说它能保佑地方清静,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各地所设大部分是一小龛,其中塑一白发黑衣公公,旁边总有土地奶奶相伴。

新港镇这里的算是稍大一些的庙,但并不怎么受人重视,盖因这里没有正规的僧人道士,官方也没有真正的人来做相关的管理。甚至在李子园的认知中,庙宇不都是在山上嘛!虽然实际上并非如此。

随着百姓的生活愈发稳定,这些精神上的追求开始凸显出来。之前零零散散有人提议建造寺庙道观,被张翰等人搪塞了过去,过了年却是有不少人联名再提,不能再拖延下去了。

忘记从大明弄些道士和尚过来了!

套用伟人的原话便是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,敌人就会占领。既然他们主动要求,那李子园也没理由拒绝,只要把相关事务从源头管理好,想来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。

佛道两家的体系太广,众人一时也说不清一二三来,不过城隍大家都是知道的。

城隍神本来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城市保护神,平时管保佑一方百姓不受水旱疾疫之苦;战争时保佑守土平安、城市完固。大约从宋代开始,道教将城隍神纳入自己的神灵系统,以其为管领亡魂之神,并负责收捕为害地方的各路神鬼妖精。《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集福妙经》中赋予城隍神极高权力,它成了权掌天下、威镇万邦的道教尊神。

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二年(西元1369年)诏令天下,将都、府、州、县各级城隍分别封以王、公、侯、伯的爵号。如京都城隍被封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,为正一品;府城隍为鉴察司民城隍威灵公,正二品等等。第二年,诏令去城隍爵号,但称某府、州、县之神,并加以祭祀。又制定城隍庙建筑规格,规定府、州、县城隍庙与当地官署正衙高广规格相同。

李子园觉得这样的体系设定就挺不错,宗教在政府的领导下发展,而不是凌驾于其上。那种政教合一甚至教凌驾之上的,限制生产力发展不提,天天谁说谁说的感觉像大聪明。

同时,学校里进行教育的时候肯定是劝诫他们不要迷信,能劝住一个是一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